請勿回覆此電郵。 如未能閱覽此頁或連結失效,請按此處。 |
2020.7.6 |
![]() |
|
困難中更要堅持 各位會員: 6月30日晚上11時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公布並馬上實施,中央政府直接插手香港日常管治,號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國兩制遭到空前的削弱,令整座城市頓時陷入於巨大的不安之中。 教育也難免受到影響。港區國安法第10條規定,要「開展國家安全教育」。7月3日深夜,教育局發通告給全港中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提示各校必須讓學校各級人員和學生認識及提醒他們遵守港區國安法。不過,到底學校應該怎樣做,通告並未明言,學校只能等教育局進一步的通知。事實上,該法該如何詮釋,恐怕連最高級的官員也不一定有把握,到底要做什麼,怎樣做,也許教育局諸君也感到茫然。 無論如何,對我們老師而言,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要堅持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初衷,守護香港教育制度原有的特點。根據《基本法》,教育屬於香港特區自行管理的範圍,追本溯源,當年之所以把教育放在兩制之內,只因兩地社會體制不同,香港實行開放的資本主義制度,內地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一國兩制的理念,是在回歸的同時,尊重兩地不同的社會體制和生活方式,各自管理,互不影響。 香港原有的教育制度有什麼特點呢?有幾點非常突出:其一,內地制度的政治和意識型態色彩非常濃厚,由學校組織到課程教學,在校園處處都可看到。香港制度基本上是非政治化和非意識型態化的,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個人的德智體群美(宗教學校加上靈育),為社會栽培人才;即使是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也沒有強烈的政治或意識型態目標。 其二,雖然兩地教育都重視品德的培養,但相對而言,內地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既定標準和行為規範,帶有相當的政治和意識型態色彩,這是香港市民難以接受的。香港則帶有一定的開放性,讓孩子循序漸進地學習,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香港這種教育理念,上承我國先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古訓,也符合歐美進步主義教育的主旨。也因為這樣,香港的高等教育也特別重視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而這也明確地寫成了《基本法》第137條。 其三,內地的教師追求又紅又專,香港的教師則只強調專業精神。在有爭議的政治議題上,香港這一制認為教師應在教學時放開自己的信念,持平地讓學生接觸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專業的教師是不應把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於學生身上的。教師如此,學校亦然,內地的學校接受黨的領導,而香港的學校則希望外界的政治力量不要干擾校園,無論這些政治力量來自什麼方面。 教育界一直期望香港教育制度不會走樣變質,更希望不要讓校園受到政治力量影響,讓師生可以安心教和學。港區國安法的出現令香港情勢急轉直下,對教育界會帶來什麼影響仍難以評估,但無論如何,我希望教育局今後公布的進一步通知,都應該不忘初衷,尊重《基本法》的規定和一國兩制的精神,尊重香港市民和教育界的意願,讓校園得享安寧。 困難中更要堅持!作為老師,面對不明朗的前景,難免會有忐忑,但一日為師,便一日有責任維護學生的自由學習環境。作為市民,我們應盡可能如常生活;作為老師,也應盡可能抱著平常心教學。教協一定會與老師們並肩同行,一起迎接未來的挑戰。 (改寫自7月6日發表在《信報》的文章) |
|
|||||||
|
|||||||
|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立法會代表葉建源議員 |
|||||||
昔日通訊: 2020年5月|2020年4月|2020年3月|2020年2月|2020年1月|2019年12月|2019年11月|2019年10月|2019年9月|2019年7-8月|2019年6月|2019年5月|2019年4月 |
|||||||
‧如有任何查詢及回應,歡迎電郵至葉建源議員辦事處 。
|